民族教育之花绽放罗源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为当下及未来民族教育发展确立了行动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福州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包粽子。通讯员 刘其燚 摄
罗源县共有31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22680人。其中畲族人口22191人,占全县总人口8.2%;少数民族学生4051人,占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9.1%。近年来,罗源县打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品牌,始终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特色民族教育品牌,创办了福州民族中学、福州民族小学,规划建设民族幼儿园,打造从幼儿园至专科全链条的民族教育体系。
福州民族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罗源各个乡镇,住宿需求大。校内现有的两栋学生宿舍楼房间少,硬件跟不上,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少学生都选择了在校外租房,而学生离校后的管理也成为校方亟需破解的难题。
为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民族中学宿舍楼改造提升工程被纳入了今年罗源县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指挥部攻坚项目之一,预计今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同样,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西湾(实训基地)的两栋崭新大楼也正在进行结构粉刷和水电安装,今年9月投入使用。作为2022年罗源县重大民生建设项目之一,该实训基地在建成后将新增50个教学班,2000多个学位和500个实训工位,同时还建设了综合教学楼、智能制造车间及附属配套设施,逐步缓解教室紧缺和中职学生升学问题,日后,也将成为中高职学历教育和社会青年、企业员工实训培训的重要场所。
“打造从幼儿园至专科全链条的民族教育体系,罗源县还将新建民族小学二期工程和民族幼儿园。”罗源县文教卫生事业发展指挥部副主任、教育局副局长郑艳锋介绍,民族小学二期工程拟在现有民族小学一期项目东侧扩增24.5亩,规划增加36个班1620个学位。谋划民族幼儿园项目,规划建设一栋教学综合楼及橡胶操场、跑道、围墙、仪器设备等室外配套工程,办学规模为12个班,360个学生。
了解学畲族服饰、银饰,学打八井拳……伴随着清脆的放学铃声,福州民族小学的课后服务开始了,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种子也种在了孩子们心里。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石,而课堂教学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之前只有在节日穿畲服,孩子对这个了解也不多,现在在学校里学到了民族文化知识,回家还能给我们‘授课’。”说到这些,福州民族小学学生雷思骏的妈妈兰燕脸上透露着高兴。
“学校多元立体地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福州民族小学校长黄海景说,全校有汉族、畲族、藏族、满族等10个不同民族的学生,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联谊和庆祝传统节日活动,多民族同学共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齐进社区包粽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播民族团结观念,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
罗源拥有“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两个“国字号”。在创办了民族小学、民族中学的基础上,罗源发力打造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目前,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也正在积极申请更名为“福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条件及经验上的优势,围绕畲民培训、业余文艺团体产业发展等需要,编排一些本土的畲族歌舞,并融合了现代的音乐元素进行创编练习。”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校长沈庆焉说,学校的教师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到畲乡畲民中演出,让畲族传统在更多的青少年中得到发扬。目前,已举办畲族服饰、畲歌、畲舞等7个项目10个批次非遗培训班,培养畲族非遗能手242人次。举办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导游等12期畲族紧缺型技术人才培训班,培养技术人才548人,助力畲乡建设。(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