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基督教简介
福州的基督教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福州,是五大宗教中最晚传入福州的,至今150多年历史。基督教最早到福州传教的是美国基督教的公理会、美部会、美以美会和英国基督教的安立甘会,他们于1847年-1850年期间,先后派出传教士到福州传教。基督教在福州的传播,一方面靠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门户,另一方面通过办学、行医、兴办公益事业的方式,扩大了他们对社会的影响。1847年美以美会最早在福州茶亭建立真神堂(称东亚第一堂)。1864年兴办私立格致中学(现福州五中);1900年兴办文山女子中学(现福州八中);1881年兴办的英华中学(后与学校合并为师大附中)等;1860年和1900年教会在圣庙路兴办圣教医院和马高爱医院,后合并成为协和医院。(1866年建立福州塔亭医院,是现在市二医院的前身等。)1916年兴办私立福建协和大学,解放后(与其他学校合并)改为福建师范大学。
民国期间,福州市基督教形成六个教派,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代表性教堂是铺前堂;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代表性教堂是天安堂、花巷尚友堂;中华圣公会(原名安立甘会),代表性的教是苍霞堂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代表性教堂是大根福音堂;真耶稣会,其代表性教堂是大墙根教堂;基督徒聚会处(发源于福州),代表性的教堂是中洲堂。1950年,基督教各教派相继在组织上割断与外国差会的关系,建立新的中国教会。1956年,福州市基督教三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名誉主席张光旭,主席陈芝美。目前全市基督教信徒近50万,正式登记的场所约730处(包括教堂和聚会点),教职人员(包括传道以上)约600多人。
历史上福州著名的教牧人员有张光旭,罗源县人,1898年生,毕业于福州三一学院,留学英美,并获得美国肯扬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华圣公会第二任华人主教,曾任福建省及福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名誉主席;薛平西,平潭人,1904年生,毕业于福州三一学院,留学英国牛津大学,曾任福建圣公会教区办事处主任,福建中华圣公会主教,福建省“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省基督教协会会长、福建神学院院长;陈芝美,古田县人,1896年生,毕业于英华书院,赴美进修,曾获美国康奈尔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25年起任英华中学校长达20年,为国家培养出陈景润等人才,积极参加“三自”爱国运动,是革新宣言的40个发起人之一,福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首届主席。此外,福州的基督徒中出了一位著名的既是革命党人、又是侨领的黄乃裳(1849-1924),青年时加入基督教,曾参与变法维新活动,后参加同盟会,曾受孙中山邀请,担任广州国民政府高级顾问,还曾带领华侨在马来西亚创建了蜚声海内外的诗巫“新福州”垦场,在东南亚一带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