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政文化城:船政往事与台湾近代化历程
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有一座规模恢弘的中国船政文化城。其核心区是创办于1866年的船政原址。徜徉在错落分布船政衙门、前后学堂、绘事院、铁胁厂等船政历史建筑群和船政文化博物馆中,不仅可以触摸到150多年前中国人探寻自强之计、复兴之路的足迹,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亦能聆听到船政与台湾的渊源故事,感受到海峡两岸历史、情感与文化的紧密连接。
船政的诞生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屡次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面对空前的海防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开始寻找救亡图存、振兴国家之路。
左宗棠与沈葆桢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奏请在福州马尾设局造船,培养人才,后命名为总理船政,是中国第一个专门负责海防近代化的国家机构。
首任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率领中外人员在这里造舰船、办学堂、建海军……经八年努力,崛起了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史称“船政成功”。船政学堂也培养出邓世昌、刘步蟾、严复、詹天佑、陈季同等一大批军事、科技、思想、外交等多个领域优秀人才。
船政名人群像
彼时,与福州一水之隔的台湾,孤悬海外,经济与社会发展滞后。而从马尾港到基隆港直线距离仅149海里,朝发夕至。因利乘便,船政成为清末保卫台湾的重要基地。船政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文化,也成为能够为台湾近代化历史进程注入强大动力的先决条件之一。
驱日保台 巩固海防
在船政文化博物馆二楼展厅中有两张老照片,分别是《台湾府城并安平海口图》和《台湾府城街道图》——这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地图,系1874年沈葆桢巡台与日军交涉期间,由船政委员张斯桂带领船政学生走遍台湾各地,历时数月精密测量绘制而出。
台湾府城并安平海口图
船政学生还手绘了一套36幅反映晚清时期台湾东部原住民生活生产全景的《台湾番俗图》。2012年,台湾著名史学家谢国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达成共同研究、出版《晚晴台湾番俗图》协议。这套图册如今也静静陈列在船政文化博物馆展厅中。
晚清台湾番俗图
船政对台湾近代化产生奠基性的影响,正是始于1874年。这一年,日本明治政府借口“牡丹社事件”入侵台湾,沈葆桢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身份,率船政水师和船政人员班底入台处置。
沈葆桢入台后,首先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的“保台四策”和“理谕、设防、开禁”的“对日三策”等海防思想,制定了团结各民族共同对敌的“驱倭抚番”政策,为保卫台湾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为加强台湾海防建设,沈葆桢调遣船政自制的舰船加紧布防于台北、澎湖、厦门、福州等地,使侵台日军感到“抵台南之船非中国新船之敌”,未敢再有下一步侵略行动。
船政军舰驻防一览图
在沈葆桢等船政人士主持下,台湾开始修筑炮台、增派兵勇、调遣洋枪队。位于台南的安平炮台便是当时台湾修筑的第一座西式炮台,安平城门内至今可见沈葆桢题写的“亿载金城”和“万流砥柱”。
沈葆桢还在台湾开办了近代军工企业,并从船政抽调枪炮制造技术人员赴台主持。从此,船政的生产技术及技术人才源源不断流向台湾,为台湾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纵横外交”和“实力备战”等一系列斗争,1874年12月,侵台日军知难而退,全部撤离台湾,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用自己建立起来的海军抗衡外国侵略者的成功军事行动,船政功不可没。
从此,台湾的防务不再孤立,而是与祖国东南沿海的防务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开启台湾近代化进程
沈葆桢巡台期间,在保台抚台的同时,也开启了台湾近代化建设。
驱日保台后,为了保证台湾的长远稳定发展,朝廷诏命沈葆桢筹划台湾善后。沈葆桢认为台湾物产丰富,地位重要,易为外敌所垂涎,除须加强军事防卫,亟待整理内政,开发经济,以增强实力。
他审时度势,从添设郡县,移驻巡抚,开山抚番,开禁招垦入手,带领船政班底对台湾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进行一系列整顿与改革。船政文化从此流播岛内,影响遍及军政经文诸多领域,台湾自此走上近代化道路,历史面貌从此改观。
在沈葆桢建议下,清政府将福建巡抚从福州移驻台湾,总揽台湾的军民两政,兼理学政,又批准台湾由一府四县三厅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加强统辖和治理,为十几年后台湾正式建省规划了基本的行政区划架构,今天的台北城市历史正是根源于此。
为纪念其功绩,台北市政府大厅曾起名为“沈葆桢厅”,并悬挂他书写的《礼运大同篇》及其生平事迹。
船政力量主导了台湾近代化早期的大开发。沈葆桢等官员一直秉承着“开物成务以富民,权操诸己以自强”的思想建设台湾,在台湾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事业方面成绩斐然,台湾后来的兴旺发达于此奠基。
著名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高度评价:“沈葆桢缔造之功,顾不伟欤。”
船政对台湾近代化影响部分展陈
台湾对船政的贡献也不可或缺。在几任船政大臣的努力下,台湾基隆煤矿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最大、最早采用机械采煤的煤矿。基隆产煤炭品质上乘,主要供应船政工业生产之需,同时也是船政水师军舰燃料的主要来源。
船政文化薪火相传
在船政历史舞台上,除了左宗棠、沈葆桢,还有丁日昌、吴赞诚、黎兆棠、刘铭传等与闽台关系密切的重要人物。
沈葆桢继任者丁日昌被誉为“台湾电报通信先驱”,他在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电报人才,并主持架设了从台湾府城至旗后、安平计长95华里的陆上电线。
吴赞诚在船政大臣任上,曾亲赴台湾视察民情,他带病穿瘴区,越湿地,为改善少数民族生活,组织农耕和修路,加强防务,最终积劳成疾而病逝。
船政大臣黎兆棠两度入台主政,大力整饬吏治,同时严厉打击外国不法商人的大规模走私行为。
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任六年中,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海防、交通、教育等进行大胆改革,不仅增强了台湾的海防力量,加快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进程,也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他还使用船政电报学堂毕业生为技术人员,于1887年铺设成功福州川石至台湾淡水长达117海里的海底电缆。这是我国自主布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实现了船政先辈的夙愿。
清末川石-淡水海底电缆残段
这些福建、台湾和船政建设的中心人物,虽然政绩各不相同,但都致力于船政的建设和闽台的治理,为台湾的防卫与近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也通过一代一代的船政人以及他们的后人,在海峡两岸薪火相传。
1945年抗战胜利后,福州籍抗日海军名将、曾任马尾要港司令的李世甲,以专员身份参加光复台湾,后任台澎要港司令。自此后,船政精英不断派往台湾,成为台湾各领域的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台湾军政界、工商界、文化教育界的船政相关人物数千人,是台湾发展的重要力量。
激活历史文脉 再续融合新篇
时光走过一个半世纪,船政旧址依然在闽江边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船政文化也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马尾设立福州台商投资区。2011年,国台办授予马尾船政文化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2010年至2014年,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先后在台湾多次举办专题展览,加深了台湾同胞对闽台融合发展历史的认知。自2010年至今,连续举办了15届的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中国船政文化城全景
2023年,经过系统性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新升级的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盛大开园,以“一座城”的姿态继往开来,向世界宾朋展示船政的昔日辉煌与今朝风采。蕴含“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精神的船政文化,也将在深化闽台交流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马尾区委统战部、《福建统一战线》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