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统战快讯

“台湾文化第一人”连横夜游闽江

2024-09-11 10:23:30  来源:福州统战  【字号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八闽首府福州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闽江之上。福州乃东南都会,曾经作为闽浙总督驻地,统辖福建、浙江、台湾三地。闽江两岸风光旖旎,历来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吟咏,诸如宰相李纲、理学大家朱熹、诗人陆游、清末帝师陈宝琛、思想家严复等著名人物,以及堪称“台湾文化第一人”的连横。

  一

  连横(1878—1936),字雅堂,号武公、剑花,台湾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一生报国,笔耕不辍,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大陆诗草》等。尤其《台湾通史》一书影响重大,结束了“台湾三百年无史”的历史,此书仿照司马迁《史记》,为文言纪传体史书,连横因此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台湾太史公”。

“台湾文化第一人”连横夜游闽江

  2006年,连横孙子连战携亲友“福建祖地之行”时,获赠《马江夜泛》书法作品

  连横是台湾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清朝时期台湾是福建下辖的一个府(1885年始设台湾省),自1687年台湾开科取士至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台湾士子都要渡海到福州参加科举考试,甚至是1895年甲午海战后台湾为日本所侵占,依然有赤子心怀祖国参加科举考试,连横就是其中一位。

  1902年,24岁的连横再次渡海踏上祖国大陆(第一次是1897年奔赴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此次连横先登陆厦门,捐款纳得监生身份后赶赴福州参加秋闱经济特科乡试,可惜结果名落孙山。正值金秋时节,连横考试结束后同好友游览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感慨万千、诗兴勃发,曾夜游闽江赋诗以志。其《马江夜泛》诗曰:

  暝色迷天末,清空起棹讴。

  山随帆影转,月逐浪花浮。

  横槊苍凉夜,艰危击楫秋。

  马江呜咽水,何日挽东流?

  “暝色”一作“螟色”,指夜色。李白《菩萨蛮》词曰:“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曰:“凉风起天末。”此诗首句便营造出一种深沉黯淡的氛围,表达游子思乡怀远之幽情,为下文熏染铺垫。

  “棹讴”指摇桨行船所唱之歌,紧接着两句动静相宜、时空转换,两岸青山、江上明月,帆影浪花、扁舟秋夜,一幅闽江(马江)山水画映入眼帘,不禁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明代谢肇淛有《渡马江》诗:“秋水净于拭,扁舟镜里行。月当山罅出,云近海门生。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棹歌中夜远,渔火不分明。”秋水扁舟、棹歌渔火别是一番景致,可见马江夜游在明代就已扬名。但是如此良辰美景,诗人却难以愉悦,心生无限惆怅感伤。

  “横槊”指横持长矛、从军习武,用以形容豪迈气概。苏轼《前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击楫”引用东晋祖逖“中流击楫”典故。当时祖逖率兵北伐,横渡长江,行至中流,拍击船桨,立誓收复中原,后用以歌颂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但是奈何时局艰危,连横此际科举落榜、报国无门,故乡宝岛台湾割让日本已有7年,而台南200多年的连家祖屋早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其父连得政抑郁辞世,临终遗言“此恨绵绵,何时能已”。国恨家仇念念在兹,不禁发出内心深处的怒吼,江流澎湃、江声咆哮,似乎马江也在一同哭泣,倾泻着他满腔愤怒与怨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连横更坚定决心,期望有朝一日能力挽狂澜。

  全诗大意为:夜色模糊了远方的天际,清朗的天空响起摇桨行船的歌唱声,两岸的青山也随着帆影转动,月亮正追逐着浪花在水面浮动。在这苍凉的夜晚令人顿生豪迈气概,但是在这时局艰危的秋季,更应该像曹操、祖逖那样横槊赋诗、中流击楫,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浩浩马江奔流不息,那波涛声似乎也在不住地呜咽哭泣,我什么时候才能力挽狂澜,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啊!

  

  马江是流经闽江下游马尾的一段,因“江心有巨石如马头”而得名。马江两岸自古风景宜人,朱熹曾盛赞:“洋洋三江汇,迢迢众山横。”明朝叶向高更是将马江与长江相媲美,有《登罗星塔》诗曰:“冶城东望海天遥,谁遣中流一柱标。地拟瞿塘看滟滪,江同扬子见金焦。空山积雪无人到,画舫清樽有客招。宝塔消沉何处问,漫将遗迹说前朝。”罗星塔矗立在马江之畔,日夜不停地指引着过往船只,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登高怀古胜地,有“中国塔”之盛誉,曾是国际公认的重要航海标志,也是世界级的邮政地名。罗星塔塔铭“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

  马尾距福州城近40里,连横科场失利还专程到此一游,可见马尾在其心中有着重要意义。这里是福建船政文化的发祥地。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创办福建船政学堂,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船政“开风气之先”,这里走出了严复、萨镇冰、詹天佑、邓世昌、陈季同、刘冠雄、陈绍宽等众多著名人物。孙中山3次莅临福州,曾在马尾船政考察并留言:“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海军与列强齐驱并驾,在世界称为一等强国。”至今马尾还有纪念左宗棠、沈葆桢的左沈二公祠、闽安清协台衙门及戍台将士墓群等涉台文物古迹,见证了福建尤其船政先贤为台湾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了福建与台湾血浓于水的关系。连横此番游览马尾,追慕先贤“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以左宗棠、沈葆桢等船政先贤为榜样鞭策自己。

  马江之水浩浩汤汤向东流去。1884年的8月23日,就在这江面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一时间鲜血染红了闽江水。福建船政也遭受巨大打击,经此惨败导致法国据有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海权。在这“智勇俱困之秋”,老将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紧急督办闽海军务,力图挽救战局,还组织“恪靖援台军”赴台与当地清军联合作战抗击法军,挫败了法国以台为质的企图。

  白天的游览意犹未尽,夜幕降临,连横泛舟马江,闽江皓月如诗如画,但马江波涛起伏,马江海战的炮声似乎还在耳畔萦绕,而故乡台湾早已割让日本,金瓯残缺,不禁心生无限感伤。想起三国曹操横槊赋诗,想起东晋民族英雄祖逖闻鸡起舞、击楫长江立誓收复中原,连横眼前的闽江水一如长江之水浩浩荡荡,一样流淌着华夏儿女滔滔不绝的爱国热忱。

  连横此次福州之行科场受阻,在答卷中大写抗日救亡、革新图强等谏言,措辞激烈,结果被迂腐的考官批为“荒唐”而落第,后决意投身文化事业,开启“文儒救亡”的人生历程。连横后在厦门与爱国华侨、参与公车上书的黄乃裳等合办《福建日日新报》并出任主笔,此间与同盟会成员多有接触,接受新思想,更坚定了推翻封建主义制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

  “古有延平逐荷人,收台岛,今有连横意欲仿效之,驱倭奴,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结束了荷兰侵略者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复为中国有”。而连家所居台南旧址乃当年郑成功屯兵故垒,连横七世祖兴位公誓不侍清、渡海来台追随郑氏,连横从小就接受春秋大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一生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学习榜样。“国姓爷”郑成功矢志反清复明,14年间数度进驻福州闽安。1656年7月,郑成功挥师北上兵临福州城下,后战局失利退保闽安镇和马尾罗星塔一带,直至1657年9月,闽安镇失守才班师回厦门。“拒清存汉族,辟地逐和兰。”“运劳陶侃甓,愤逐祖生鞭。”连横在其诗书中对郑成功推崇备至。滔滔马江也留下了郑成功横刀立马的身影,至今福州闽江下游及入海口仍有“试剑石”“郑爷鼻”“郑舟进”等地名,乃当年郑成功练兵演武、停舟驻泊之处。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保卫台湾、建设台湾抛头颅、洒热血。“一声天为雄鸡白,万里秋随别雁南”,当初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就是由马尾乘船奔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者、投身台湾建设的。辛亥革命元勋、国府主席林森年轻时曾在台湾求学工作,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晚清外交官、文化使者陈季同马尾船政毕业后随沈葆桢赴台,后参与组建“台湾民主国”,领导台湾人民抗日斗争。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对台湾有着深厚感情,曾3次赴台,其父亲、弟弟及叔父均在台湾染病去世,其文学作品亦有涉及台湾风情。近代著名文学家、同光体领军人物陈衍30岁时前往台湾,协助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开发台湾、发展经济,招抚当地少数民族。中日甲午战争后,陈衍与林纾、卓芝南等人毅然联名上书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领土。上至封疆大吏下至平民百姓,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台湾、开发台湾、建设台湾作出贡献甚至英勇牺牲,尤其是闽中先贤走在最前列,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深情,马江上留下了他们乘风破浪的身影。正是无数仁人志士连接起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感情纽带,编织成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连横月夜泛舟闽江,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更坚定了他追寻先贤步履砥砺前行,报效祖国。

  

  连横另一首闽江夜游诗则风格迥异,清新流畅、悠然自适,其《洪山桥夜泊》诗曰:

  扁舟荡荡水迢迢,双桨风轻趁晚潮。

  绝好洪山桥畔月,照人清梦可怜宵。

  全诗大意为:洪塘江面上扁舟悠闲地摇荡着,闽江之水川流不息,千里迢迢汇入东海。夜晚时分微风轻拂,双桨也趁着闽江的潮水划动起来。洪山桥畔明月高照,多么美好的景色啊,不禁让人心生怜爱,这月亮也照进了多少人心目中的美梦啊!

  洪山桥位于福州城西洪江(闽江白龙江上游一段)之上,“扼流卧波,亘若长虹”,宋为浮桥,明改石墩,大儒朱熹讲学福州曾多次经由此桥。此处水陆要冲,商贾云集,乃福州出城进京的重要节点,清代有接官亭专为各地官员来闽而设,林则徐进京由此登舟北上,左宗棠来福州在此受“接官”之礼进城,还有张际亮等4位诗人同题《夜泊洪山桥诗》。何振岱编修《西湖志》盛赞“洪桥夜泊”美景曰:“维舟渡口,送客桥边,惟见波光空青,沙溆回互;酒楼数楹,风帘映水。却望妙峰诸山,暝烟合后,微月生初,远火忽红,遮林已隐;飞星曳影,掠波有声,诚夜泊之佳趣也。”连横泛舟洪山桥畔,江月照人、清梦几何,似乎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享受着那份静谧美好。

  从马尾启航便可到达宝岛台湾,从洪山桥登舟即可北上中华古都,一条闽江串起台湾与神州大地的感情纽带,福州已然是当时台湾士子心中的文化圣地。《马江夜泛》《洪山桥夜泊》,连横选在夜晚时分泛舟闽江,将闽江夜景刻画得唯美别致。割台遗恨悠悠,时局已暗如黑夜,心中却依旧葆有美好。“誓不臣倭”,“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怀着“生根台湾,心怀大陆”的爱国热忱,以笔为剑历经十余载终于著成《台湾通史》,“冀维民族精神于不堕”,此书亦被称为“三百年来海上之杰作”,此举也为日本人所惊叹折服,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灭亡台湾历史的企图。“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闽江之水奔流不息,一直流向台湾海峡、流入浩瀚的太平洋。连横满腔热血,一生为追求“驱日寇,反清廷,复统一,振中华”而鞠躬尽瘁,“青山青史各千年”,连横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备受钦崇、千古流芳!

  来源:民盟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