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统战快讯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2024-09-04 10:34:18  来源:福州统战  【字号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他是中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创造了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世界第一,将中国肝脏外科推动至国际领先水平;他终生以医报国,从医78载,用一把柳叶刀,挽救和延长了1.6万余名患者的生命;他还是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回首往事时说:“回国、从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还曾被评为“全国侨界十杰”的吴孟超院士。

  2024年8月31日是吴孟超院士诞辰102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同走进位于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的吴孟超院士馆,感受这位闽籍归侨、人民医学家披肝沥胆、报国为民的大医之爱。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之手雕塑

  主展馆入口,一尊吴孟超的手模雕像十分醒目——一双稳稳拿着手术钳的手正在进行手术。这双手因常年紧握手术刀而明显变形,右食指上关节向外弯曲如钩。正是这双手,实现了我国肝脏外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如今的世界领先水平。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双手还曾割过橡胶。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院士馆内景

  1922年,吴孟超出生于福建闽清一个贫寒的家庭,幼年随父母到马来西亚谋生,从小钻在密密丛丛的橡胶林里帮父亲割胶,磨练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也在当地华侨创办的光华学校里,接受到最初的爱国启蒙。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陈嘉庚为代表的爱国华侨多次到学校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英勇战斗的事迹,让吴孟超萌发了强烈的抗日救国、振兴中华的愿望。

  中学毕业那年,吴孟超说服同学们把毕业聚餐的钱,经由南侨总会寄回国支援抗日。不久后,竟收到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和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报。这封电报,极大鼓舞了年少的吴孟超。他更加迫切地想要回国,去延安,找共产党,参加抗战!

  1940年,决意投笔从戎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的机会,几经波折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他回忆人生,说自己做对了四件事,第一件就是回国。

  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

  选择从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

  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

  选择参军,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如今,镌刻在吴孟超院士馆内红色立柱上的四句话,概述了他人生的四个重要选择,也凝结了他许党报国济苍生的一生。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院士馆内景

  回到国内的吴孟超,由于战争封锁被迫中断了北行计划,只好留在昆明,选择因战乱内迁的同济附中就读。吴孟超在这里接触了云集于此的全国许多著名高校和进步知识分子,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执着于“科技救国”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1943年,吴孟超抱着“行医救国”的朴素理想,考取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1949年上海解放时,正在南京路中美医院实习的吴孟超,打开宿舍临街窗户,看到马路边一排排解放军战士和衣而睡。他被眼前这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军队深深震撼,认定看这个政党才是国家、民族的希望,认定这支军队才是人民的子弟兵,也产生了“成为他们中一员”的强烈愿望。

  当他得知共产党筹建的华东区人民医学院正在招募医务人员,立刻前去应聘外科医生。时任主考官的郑宝琦慧眼识才,保举录用了他。从此,拿过割胶刀的手,操起了手术刀,开始了献身祖国外科医学事业的生涯。

  1956年,吴孟超在递交了19份入党申请书后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又光荣参军入伍,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医。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方向更符合国家需要,吴孟超前去请教恩师裘法祖,听老师说“肝胆外科的研究在全世界都很薄弱,而在中国还是空白,偏偏我们国家是肝癌高发区”时,吴孟超感受到一种急切的召唤,立下了要为我国肝胆研究填补空白,降低我国肝癌患病率、死亡率的志向。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上世纪60年代,吴孟超在实验室里钻研业务

  从此,由吴孟超担任组长的“三人小组”(其他两人为张晓华和胡宏楷)开始了成千上万次的解剖实验、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从首次提出“五叶四段”实现中国肝脏解剖理论的重大突破,到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到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吴孟超带领团队解锁了肝脏外科领域的诸多禁区,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也带领中国的肝胆外科一路赶超,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1961年,吴孟超首创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

  1979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上,汇集了来自美、苏、英、法等6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顶尖外科专家。吴孟超是4名受邀的中国专家之一。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医学界在世界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当两位外国肝胆专家完报告,吴孟超走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18年间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总手术成功率91.2%的经历时,立刻引起全场轰动——吴孟超一人的手术量是两位同行总计10倍以上,且有如此高的成功率!这次大会上,吴孟超被增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国际医学界用这种方式肯定了吴孟超,也肯定了他背后的中国肝胆外科。

  但吴孟超没有自满,没有故步自封。他说:“培养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对我最大的奖赏。”他甘为人梯,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医德高、医术精的肝胆外科人才。他还有意将几位优秀弟子送出国外顶尖的研究室去培养、去历练,让中国肝癌基础研究紧跟世界医学发展前沿。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吴孟超还将6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90岁之后还牵头建成了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在指导学生

  纵然桃李天下,吴孟超也从不以泰斗或宗师自居。他总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外科医生。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他始终不知疲倦,伫立手术台前,为一个又一个患者打开重生之门。

  游刃于肝胆之间,也与患者肝胆相照。吴孟超始终用自己作为医者的坚守,践行着“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病人”的好医生准则。每次给患者做检查前,他总会先把手搓热,查房时,常弯下腰把患者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用点点滴滴“举手之劳”,为患者增添更多内心的温暖和康复的信心。

  吴孟超被推荐参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科技部派工作组对他进行考核,医院考虑这是件大事,就取消了他原定第二天的手术。但吴孟超坚持手术不能推迟,因为他深知患者来上海治病不易,“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手书

  身为福建人,吴孟超长期心系家乡的肝胆医学事业,从示范传授医术的“传帮带扶”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的成立,从捐建卫生所到联合共建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和医学中心……一桩桩铺洒寸草春晖,一件件酝酿乡情如醴。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吴孟超及其专家团队先后与福建省各地各级医院开展技术协作和帮扶。吴孟超每年多次专程回闽指导肝病和肝癌防治的学科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手术示范、疑难病例会诊、出席大型义诊,有力促进了福建肝病和肝癌防治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1年,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挂牌筹建。出席揭牌仪式的吴孟超激动地说:“家乡终于有自己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了,我多年的心愿和期盼终于实现了!”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院士馆外景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与世长辞。落成于闽清的吴孟超院士馆,成为人们追思这位仁心大医的纪念地之一。2022年,该馆成功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走进院士馆,人们会发现,一条蓝色灯带贯穿整个主展厅。这条灯带的设计灵感来自一颗编号17606号的小行星星轨——为褒奖吴孟超的贡献,国家天文台将其命名为“吴孟超星”。

闽清吴孟超院士馆:感受“全国侨界十杰”吴孟超的大医之爱

吴孟超院士馆内的“星轨”

  如今,这颗星,承载着一位闽籍归侨 “爱党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一代医学巨擘“披肝沥胆力拓医学伟业、培桃育李铸就精诚大医”的崇高风范,在璀璨的星河上,供人们永远仰望。

  来源:闽清县委统战部、闽清吴孟超院士馆、《福建统一战线》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