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江友于草堂:这个福建满族村,曾走出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和新四军电台创始人
长乐琴江村,位于闽江入海口南岸,原为清雍正年间“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辛亥革命后逐渐演化为村落,如今是福建省内保存完整的满族聚居村。历史上,琴江的八旗水师为维护海疆安宁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书写了英勇抗击外敌的壮烈一页。至今,这里仍保留每年农历七月初三于江边放水灯缅怀英烈的传统。祖辈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有志者。现当代以来,琴江村友于草堂走出的水师后裔曹鸿翥、曹维廉无疑是其中翘楚。
友于草堂为曹氏祖屋,由清代水师旗营兵房改造扩建而成。这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式民居中,高悬的“文魁”匾额、保存尚好的学耕楼、鹅卵石铺成“琴、棋、书、画”字样的小甬道,无不透露着书香世家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学耕楼大厅中悬挂着一篇《学耕楼序》,以“士人耕心若农夫之治亩”的古训,润物无声地传承着勤学不辍的家风。
学耕楼内景
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曹鸿翥
曹鸿翥(1901-1972年),就出身于这个晚清名门,自幼深得家学源深的启蒙引导,耳濡目染于长辈的博学通达。早年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后投笔从戎,凭借优异表现一路升迁,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7军司令部、第五军团总指挥部,曾任五省联军参议、秘书长等职。1927年,蒋介石一意孤行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曹鸿翥深受刺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倍觉痛心疾首,随即脱离军界,转而以实业救国之姿手创民生实业公司并任总经理。虽然投身商界,曹鸿翥心中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他不仅参与了王绍鏊所组织的反蒋团体“中华协社”,还自行组织反蒋社团“力社”,致力于揭露、批判蒋介石反动当局“攘外必先安内”的倒行逆施。
全面抗战爆发后,曹鸿翥同情、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以自己在工商界的影响力,积极为抗日贡献力量。他创办“鸿记”轮船公司,为新四军运送抗战物资。他利用自己亲属在法租界的公寓,为大批爱国人士提供过庇护。他曾先后四次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幸而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并继续投身抗日。
抗战胜利后,曹鸿翥继续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中,先后联合马叙伦等人在沪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停止内战……举行全国性政治协商会议”,联合马叙伦、王绍鏊等爱国民主人士共61人发表《关于制止内战,实现民主政治,克服危机,给美国人民的公开信》,为中国民主事业呼喊奔走。
1945年冬,曹鸿翥与马叙伦、郑振铎、柯灵等11人发起组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第一届理事。1946年2月,曹鸿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领导成员之一,致力于上海民主力量的联合。同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300多个团体、10万余群众参加的反内战大会,曹鸿翥作为主席团成员之一,参与策划组织了反内战大游行,在上海各界引起震动。解放战争期间,曹鸿翥还多次巧妙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设法帮助了一批爱国民主人士不被蒋介石当局抓捕迫害。
新中国成立后,曹鸿翥曾任民进中央理事、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
新四军电台创始人曹维廉
曹维廉(1916-1984年),是曹鸿翥的本家同宗,从小品学兼优,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因精通英语和无线电,赴上海、昆明等地从事电讯工作。工作期间,曹维廉因认识了吕骥、麦新、孟波等当时共产党在音乐界的进步人士而开始接触到中共的进步思想,进而参加了聂耳、冼星海等组织的抗日救亡歌咏队,成为其中最活跃的组织者之一。
1938年,曹维廉响应中共抗日救亡、献身革命的号召,毅然辞去欧亚航空公司的高薪职位,冲破重重阻力投奔新四军。在他的影响下,妹妹曹维礼、曹维真和弟弟曹维新也先后参加了新四军。一家四兄妹同时参军的故事一度被传为佳话。当时驻新四军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特意专访了此事,并在国外报刊发表,宣扬中华儿女的抗日决心。后来,曹维廉的弟弟曹维新在皖南事变后被关押于上饶集中营,1942年参加“赤石暴动”后被杀害,年仅19岁。
左起:曹维廉、曹维礼、曹维新,曹维真因外出未能参加合影
在新四军初创时期,曹维廉发挥自己专业特长,负责创建起了新四军的电讯系统,培养了一批无线电通讯人才,确保了军部与延安党中央的联系,也保障了大江南北各支队通讯联络的畅通无阻,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1949年后,曹维廉长期在国家机电工业系统工作,参与或直接组织了重大科技工作的决策、规划,为我国机电工业的科技发展、生产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1975年后,他又以极大热情投入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开拓工作,曾在国际会议上据理力争,为维护我国和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作出贡献。
1982年,曹维廉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在全新的工作面前,他仍以“拼命”精神为促进香港与内地的经济交往,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一次会见中,一位香港朋友向他诉说在内地进行经济贸易工作中遭受到的委屈。曹维廉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爱国是不容易的,尤其爱我们这个经历过如此艰辛历程的祖国,更是不容易。但是,爱国绝不要动摇,要坚定地走下去,最后人们会理解你的。”又鼓励说:“中国就是要在对外开放中学习本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展经济。你们来投资,就要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中国取得进步。”在场的爱国港商闻此肺腑之言,无不深受感动。
1984年9月26日,曹维廉怀着无比欣慰的心情见证了《中英关于香港前途联合声明》顺利草签。两天后,他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
琴江村全景
今天的琴江村,仍保留大量历史遗迹,各类承载水师文化、爱国传统和民族融合印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焕发光彩,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而水师后裔曹氏一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接续奋斗的人生轨迹,正是少数民族同胞秉承爱国传统,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一曲赞歌。
来源:《福建统一战线》编辑部、长乐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