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统战快讯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2024-05-31 15:48:28  来源: 福州统战  【字号

  在福州近代传统建筑中,当地人将“以砖包木”形式出现的建筑称为“洋厝壳”。这些建筑不仅是福州近代与海外社会交流的见证,更记录着闽籍侨胞浓浓的家国情怀——

  在福州仓山区的马厂街,一座青砖建筑掩映在绿树中。门上的两个红色大字“忠庐”,便是这座建筑的名字。和传统的中式建筑不同,忠庐建筑主体为带有西式外廊特征的洋房,内部为传统木结构,均等地分为五列(方言称为“五直”),“每直”包含前厅、过厅、天井和厨房。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福州仓山区马厂街的忠庐。(韩惠彬/图)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忠庐外墙的拱券门窗。(韩惠彬/图)

  “像这样外围砖墙呈现拱券门窗、西式女儿墙的‘洋门脸’,内部结构却仍然保留传统木结构特点的建筑,都称为‘洋厝壳’。”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古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钟艳介绍说,此类民居的出现,与清末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息息相关。开放之后,福州形成茶叶、木材等大宗货物的集散地以及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随着外国人的到来,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

  钟艳告诉记者,20世纪初,作为最靠近福州城的老仓山,南台岛乡村新建的大型民居开始出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征。现在仓山南台岛地区仍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洋厝壳”,如林浦村的林浦炽大厝、义序村的黄本源大厝等。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福州仓山区盖山镇颜子俊故居。(图由仓山区盖山镇提供)

  在福州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一座两层的西式红砖建筑尤为引人注目,这座侨厝是爱国侨领颜子俊的故居,也是典型的“洋厝壳”。该建筑外立面雕有越南文化元素的纹饰,前部是西式外廊,内部却是传统木结构,正厅带传统中式屏门、两侧为房间。

  “‘洋厝壳’的兴起不仅受到福州及闽江口岸贸易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海外归来的华侨将更为新式的西洋建筑样式传入长乐、福清等地。”钟艳告诉记者,这个时期侨胞回乡建房,基本上都融入了西洋建筑的元素,而藏在这些侨厝背后的故事更值得记录和挖掘。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颜子俊故居。(陈景好/图)

  颜子俊的孙辈颜喜炳仍居住在老宅中。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是颜子俊的四弟,名叫颜剑秋,打小就跟随哥哥在越南做生意。后回到福州做生意,见阳岐水好,便在这里“起厝”。谈起自己的叔公颜子俊,颜喜炳滔滔不绝。1902年,颜子俊经同乡引荐,赴越南西贡谋生。在越南经过十余年的打拼奋斗,颜子俊在越南华商中稳坐头把交椅。“九一八”事变后,颜子俊发动越南侨商募捐,献给马占山将军和东北抗日义勇军作经费,后来还捐赠两架飞机给十九路军。抗战爆发后,颜子俊组织旅越华侨节衣缩食支援抗战。

  除捐助抗日战争外,颜子俊还将大量个人财富用于回馈社会。1947年,闽粤两省发生粮荒,颜子俊带领越南华侨救济总会募捐3000吨大米,并以监赈人身份随运粮船回国,亲自发放赈灾粮食。“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家国在他心中分量最重。”颜喜炳说。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和活化“洋厝壳”,讲好背后的故事?各方都在积极探索。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福州长乐区猴屿乡的华侨书院。(姜亮/图)

  近日,福州市长乐区猴屿乡的华侨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猴屿华侨小学的学生们。志愿者林英志向孩子们介绍,书院前身是当地爱国华侨郑忠财的祖屋,因其心系家乡发展,将祖屋腾出供乡里无偿使用。在对这座民居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猴屿乡政府将其活化为展示当地华侨史和爱国情的一扇窗口。

  “通过对这座侨厝的再利用,让更多人了解当地侨胞的奋斗史和爱国情,也成为游客喜爱的打卡点。”猴屿乡党委副书记彭崇熙说,仅仅“五一”假期,华侨书院接待的游客就超过两万人次。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华侨主题馆。(韩惠彬/图)

探秘“洋厝壳”: 一砖一瓦里的家国情怀记忆

福建华侨主题馆内的砖墙。(韩惠彬/图)

  与华侨书院相似,仓山区郭宅村将百年老厝心远庐改建成郭宅博物馆,着力讲好一个侨商家族的乡愁故事;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刘冠雄故居现被省侨联作为福建华侨主题馆,展示珍贵的侨批档案、涉侨文物……

  为了研究“洋厝壳”民居,钟艳等人组成的古厝研究团队也未曾停下脚步。他们的田野调查已开展多年,探寻、测绘、记录这类型建筑,从南台岛开始,顺着闽江流域一路向着入海口走访了营前镇、首占镇、梅花镇,甚至摸索到腹地山区的闽侯鸿尾乡。

  “我们经过调查发现,‘洋厝壳’民居大多是点状分布,鲜有大片聚集,除了一些名人故居有较好的活化保护外,大多数缺乏有效保护。”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古厝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李云琦说,团队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空间可视化等数字技术去留存建筑原貌,并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整理背后的故事。(汪洁/文)

  来源:福建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