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地方动态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2024-03-18 19:53:57  来源:福州统战  【字号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冶山,是福州城垣的发源地,福州第一座王城“冶城”就从这里拔地而起。沧海桑田,如今的冶山只残留中山路西北侧的一座小山阜,但仍依稀可见原始的古树林荫,青苔附崖,为城区少有的幽静雅致之处。在冶山顶东南角,有一座民国风格的小楼,正是中国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晚年归居之所,称“仁寿堂”。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萨镇冰(1859-1952年),出生于福州,作为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朝的海军宿将,一生亲眼见证了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近现代大事件,堪称历史“活化石”。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1938年,萨镇冰80岁时,故旧好友及海军界泽袍,感念其一生清廉,在福州一处私产皆无,便以贺寿为名集资建了仁寿堂赠与萨公。但是直到1946年,萨镇冰才归居此处。他在这里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接待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张鼎丞、叶飞将军,也在这里应邀担任了全国首届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等职,以九旬高龄欣然投入新中国的建设。

  萨镇冰在晚年选择了支持中国共产党、支持新中国,他的这一转变并非突然,而是与其一生的理想抱负密切相关。

  一

  1948年农历二月的一天,福州的天气还颇为寒冷,但仁寿堂里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省参议会以及地方知名人士欢聚在此,为海军耆宿萨镇冰祝寿。萨老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到如今刚好是他的九十(虚岁)大寿。素来简朴且早已退休的萨镇冰其实不喜欢这种场合,但又推脱不过众人的盛情。在接受大家的祝贺之后,萨老把之前拍摄的个人骑马照片分赠来宾。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只见照片上题了四句诗:“行年九十,壮志犹存。乘兹款段,北望中原。”诗中说自己虽然已经九十岁了,但心中还存有壮志。这个时候的萨镇冰并无任何军政职务,他的壮志又是什么?

  熟悉萨镇冰的人都知道,他的成长年代正值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轮番打击之下,丧权辱国,濒临灭亡。在那个时候,救亡图存、自强报国的强烈愿望,就深深地扎根于萨镇冰的内心深处。怀着这样的理想抱负,他在福建船政学堂刻苦学习,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赴欧洲留学深造。归国后,萨镇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渴望中国能够拥有强大的海军,以对抗外国的欺侮。作为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可以英勇无畏地与外敌血战,却坚决地拒绝打内战,一贯呼吁中国人民要精诚团结,共同抵御外侮。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蚕食华北。萨镇冰对此忧心忡忡,然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政策,令萨镇冰十分不满,以至在1933年十九路军举起“反蒋抗日”口号、发动“福建事变”时,已经74岁高龄的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福州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其间,萨镇冰发表演说痛斥执政当局倒行逆施,致使中国在国际上沦为“被人看不起、不以平等相待的下等国”,盛赞此次事变是“为整个民族存亡而斗争的义举”。

  二

  194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发起渡江战役的前夕,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不怀好意地驶入了长江,巡弋于扬州江面,窥视我渡江部队。解放军当即作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开炮向英国军舰轰击。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共正式发出宣告:不承认各国军舰在中国的航行权,要求所有外国军舰撤离中国,绝对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此消息传出后,引起了海内外极大震动。身在福州的萨镇冰听到这个消息,古井无波的心底顿时泛起了波澜。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凭借所谓的“内河航行权”,在中国江河上任意出入、炫耀武力,当政者哪一次不是屈辱地退让?中华民国成立后,原以为能够获得独立国家的尊严,没想到西方列强仍是在中国耀武扬威。仅仅在萨镇冰的家乡福州,民国期间就先后有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军舰多次驶入闽江。萨镇冰自己就亲身经历了一回。那是1925年3月,由于福州爱国学生爆发了反对美国倾销货物的抗议运动,美帝国主义派了15艘兵舰开入闽江进行威胁。北洋军阀控制下的福建当局在美国的压力下,用武力驱散了学生队伍,造成伤亡。萨镇冰当时是福建省省长,虽然并不掌握主要实权,但眼睁睁地看着外国军舰来福州武力讹诈,令拥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他倍感愤恨与屈辱,事后还一度辞职求去。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而这一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炮打英舰,使萨镇冰对共产党刮目相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驱逐列强这件事上,大清王朝做不到,北洋军阀做不到,国民党政府做不到,只有共产党做到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什么样的军队?萨镇冰一时浮想联翩,他对中共的好奇与向往由来已久。抗战初期,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美国记者斯诺写的《西行漫记》,都令他对共产党和延安产生了浓厚兴趣。1939年,已80岁的萨镇冰还曾只身驾着骡车去延安,结果半途被国民党拦下了。

  如今解放军炮打英舰,做了让萨镇冰平生最感痛快的反击列强、扬我国威之事,令其对共产党好感倍增,愈发觉得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截然不同,愈发感受到共产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坚决和不含糊,愈发认定共产党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三

  随着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共产党加紧了对国民党军政要人的策反与统战工作。萨镇冰身为德高望重的海军元老,自然是统战的重点人物之一。在被派去接触沟通萨镇冰的人里,有一位是秘密为中共工作的国民党海军上校叶可钰,叶也是福州人,还是清末海军将领叶祖珪的侄子,而叶祖珪正是萨镇冰的福建船政同窗,曾一同赴英留学,一同在海军效力。

  面对船政故人的后代,萨老颇为感慨,想起当年那批船政同学,一个个胸怀海军强国梦。如今数十年过去,同窗战友们相继凋零,差不多就剩下自己一人了,但当初大伙那种热血报国的豪情壮志,仍旧长留在萨老心底。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萨镇冰的鼻子不禁一阵发酸: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来,替大伙见证中华民族是如何真正实现独立自强。于是,萨老向中共表示自己将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发挥余热。

  蒋介石方面对萨镇冰也是非常看重,数次派人邀请他去台湾。先是由台湾省主席陈诚发电请他赴台,萨镇冰回绝说“年事已高,步履多艰”。后是由李宗仁亲临福州上门邀请,萨镇冰却恰好住进医院,以生病为由,拒绝去台湾。在他的影响下,大批国民党海军将领选择留下来拥护共产党,成为新中国海军的中坚力量。

  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萨镇冰与福州各界名流联名发表拥护共产党、欢迎解放军的安民公告,这对安定福州人心、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萨镇冰积极参加新政府工作,出任在闽海军人员联谊会会长,团结了100多位海军要员,为新中国的海军建设出力甚巨。

  四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节衣缩食,支援志愿军将士在前线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国军”血拼。在这之前,多方都没有料想到中共会出兵,毕竟新中国刚从连年战争中走出,百废待兴,其国力军力也远远比不上美国。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摆脱百年来受帝国主义武力讹诈的屈辱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利益,毅然决策出征朝鲜。这与蒋介石集团“怯于外战”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令萨镇冰又一次感到十分的振奋与钦佩。

  随着志愿军的稳步推进,美韩联军被赶回了“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令萨镇冰回想起自己曾经参与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多少怀揣强国梦想的海军精英、同窗战友以身殉国。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甲午仍然是萨镇冰心中永远的痛。如今,中国军队再次征战朝鲜,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战局却发生了惊天巨变。

  在这一刻,萨镇冰不禁眼含热泪: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再也不怕外国列强的武力欺侮了。自己投身海军所为何事?不就是为了让中国的国防强大起来,不再遭受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那样的连番欺凌。而今中国军队能够在朝鲜战场上与世界第一强国拼个不落下风,着实令萨镇冰老怀甚慰。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提笔赋诗一首:“师入三韩大有声,海东形势一番更。美军屡败终难振,华裔方兴孰敢轻!”

  九旬老翁萨镇冰为之奋斗终身的救亡图存、自立自强之壮志终于在新中国实现了。尽管当时的海军还不够强大,但他坚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不仅海军,还有整个国防力量,乃至各行各业,一定会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福州冶山仁寿堂:九旬萨镇冰坚持留在这里迎接中国新生

  “仁寿堂前景物幽,沧桑饱览此归休。”1952年,萨镇冰在仁寿堂安然辞世,享年94岁。其子遵父生前遗愿,将仁寿堂无偿捐献给了人民政府。2013年,仁寿堂被列入福建省级文保单位。古榕苍翠中,饱览沧桑的仁寿堂,迎接着慕名而来人们对爱国民主人士的敬意和缅怀,也继续见证着日新月异的盛世繁华。

  (作者系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致公党员)

  来源:《福建统一战线》编辑部、鼓楼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