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侨厝流芳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2025-04-25 17:44:30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侨厝档案

  仓山区陈之麟(陈芷汀)故居,位于仓山区烟台山万春巷8号,建于民国初期,是维多利亚风格的三层砖木洋房,也是仓山区私属老洋房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栋,现为陈之麟后人私人住宅。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福州有栋老洋房,位于仓山区烟台山万春巷8号。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每次到福州,都会来此小住。此处并非陈嘉庚先生的房产,屋主为陈之麟,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实业家,一生为救国兴办过许多实业。身为著名侨领的他,在当时的政坛极具影响力。

  今日,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州日报社联合推出的《福州侨厝——有福之州·侨厝流芳》走进仓山区烟台山万春巷8号陈之麟(陈芷汀)故居,带大家感受故居主人的爱国情怀和诚信担当。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爱国侨领实业救国

  陈之麟(1881-1959),字芷汀,祖籍福建漳州,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华侨实业家、政治活动家和爱国人士。1902年,陈之麟毕业于鹤龄英华书院,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早年,他与刘崇佑、林长民等辛亥革命干将一起支持孙中山,为辛亥革命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陈之麟的政治活动与华侨社群的支持密切相关。他的社会活动能力极强,尤其在印尼等南洋华侨中具有很大影响力。他多次赴南洋募资,支持国内实业建设和革命事业。许多南洋华侨通过他的号召,积极参与革命事业。

  陈之麟通过实业救国也积累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于1906年在福州合办“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经理为陈宝琛,1907年动工建设福建省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嵩屿到漳州),全长28公里,1909年完工。1910年, 他与刘崇佑等合资创办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少数获清朝官方立案的电气企业之一。公司成立当年,就在台江新港安装了两台15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次年10月开始向南台发电,一个月后又开始向城区送电。该企业的创办,开启了福州民族工业的序幕。这些实业成就,不仅推动了福建的现代化发展,也为他赢得了华侨社群的尊重和支持。

  陈之麟历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福建都督府财政部长、国会参议院议员等职,政治地位显赫。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积极推动华侨事务,成为华侨社群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等职,继续为侨务事业贡献力量。

  可以说,陈之麟通过实业救国、政治活动和社会贡献,逐步成为华侨社群的核心人物。他的涉侨经历体现了华侨与祖国的“双向奔赴”,而其成为侨领则得益于其卓越的实业成就、政治影响力以及人格魅力。他的事迹至今仍是福州侨乡文化的重要内容,激励着后人继续发扬爱国爱乡的精神。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两袖清风有情有义

  在当时, 陈芷汀的名字为大家熟知,而本名陈之麟却鲜有人了解。说到陈芷汀,不得不提到福建美丰银行。1842年福州“五口通商”后,仓山仓前一带逐步成为福州的领事馆区、外贸基地、航运中心和福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当时,无论是远洋贸易还是经商,都面临大量资金流通,于是现代金融机构银行随着17家领事馆的落户遍布于此。

  其中,福建美丰银行创立于1922年,旧址位于仓山区梅坞路烟台山公园内。它由中美商人合股,其招牌是向上海美丰银行租来的,业务则完全独立。1924年9月,福建美丰银行在厦门海后路设立厦门分行。后来,由于业务过失,美方抽走资金,以致无法应付,福建美丰银行于1929年倒闭。

  福建美丰银行虽为中外合资银行,但管理权完全属于美国人。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人要在外资企业有一席之地极为困难。陈芷汀凭着精干的业务能力以及有口皆碑的为人处世之道,担任福建美丰银行中方经理。

  在福建美丰银行遭遇破产时,陈芷汀一方面追讨借款,一方面又因对方窘困而慷慨解囊。美丰银行撤出福州后,陈芷汀竭力清偿余下的债务。当时,他不仅自掏腰包,甚至将万春巷8号作了抵押,以致一家人一度居无定所。好友李清泉知道后,将其赎回并无偿归还陈氏后辈。

  陈芷汀一生清廉乐施,临终遗嘱仍关注债务清偿问题,其诚信与担当的人格风范被赞为“两袖清风,有情有义”。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侨厝见证革命友谊

  陈之麟故居与爱国华侨陈嘉庚还有一段渊源。陈之麟与陈嘉庚是在募资等社会活动中相识的,并成为一生挚友,两人共同推动华侨社群与祖国的联系。

  在动荡的岁月里,陈嘉庚与陈之麟志同道合、一见如故,都怀揣着一颗救国的赤子心。二人经常见面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看法,在实业道路上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抗日战争期间,陈之麟多次赴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等地筹款,支援国内抗战。他与陈嘉庚等人共同组织华侨捐款捐物,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5月,他还与陈嘉庚相约回国迎接新中国成立,展现了华侨领袖的爱国情怀。

  陈嘉庚每次到福州,都会到陈之麟的故居万春巷8号小住。如今,站在这栋老洋房前,老友秉烛夜谈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桌上的茶水似乎还热气氤氲。在那个不断探索的革命年代,不论来自天南地北,都只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而结识相知,友情也因同样的希冀变得更加纯粹,值得人们细细品鉴。

  万春巷8号,它不仅承载着这片土地的过往,更记录了一段真挚的友谊。这栋隐匿在繁华之中的老洋房,蕴含的往事让人动容。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老宅寄托家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陈之麟的后代也继承了其爱国精神。陈之麟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陈国璠早逝,留下陈家唯一孙子陈幼璠。陈之麟对陈幼璠疼爱有加、言传身教。陈幼璠从小就立志以爷爷为榜样,希望有个强盛的中国。报考大学时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兴,他坚定地选择土木系,矢志为国家工业建设贡献力量。大学毕业,他被二机部(核工业部)挑选去,在核工业系统默默奉献了16年,亲历各种与核工业相关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并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制工作。他常驻戈壁、勇担责任,配合施工处理各种技术问题,1984年荣获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金质奖章”,为国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如今,万春巷8号老宅被纳入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万春巷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西起公园路、东连上藤路,一个人字形的岔路,便是步入万春巷的开始。沿着山势一路往上走,不多时便能看到仓山小学对面的万春巷8号——陈之麟故居,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老洋房。

  从远处望去,它大体分为三层,几乎为砖木结构。楼层横梁有的是用了上等花梨木,在洋楼的顶部有着一个四角发戗的小阁楼。屋前大院内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散发出阵阵清香,还有爬藤植物逸出墙外,配着红色木门、古朴石墙,让老洋房透着浓浓年代感。

  历经百年风风雨雨,这栋洋房如今成为仓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木门上锃光瓦亮的门把和锁眼,似乎在告诉人们,闲适的生活就隐匿在闹市之中。

  据说这是仓山所有私属老洋房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栋。它维系着亲情,凝聚着侨心。各地的陈之麟族亲常常会相约或单独从不同的地方回到此处,住上些日子。他们都尽力保持老宅的完整性,努力维护它的原貌,以呵护这份在心中不变的家国情怀。(赵铮艳/文 林振寿/摄

仓山区陈之麟故居:陈嘉庚来榕必住的侨厝

  福州有侨 厝厝情深

  “厝”,家的昵称,侨的眷念。福州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侨厝众多,特色鲜明。历经岁月洗礼的侨厝有着怎样的家国故事?光阴荏苒后的侨厝如今又是什么样貌?

  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州日报社联合推出《福州侨厝——有福之州·侨厝流芳》专题,走进大美侨厝,追寻侨史印迹,聆听侨乡故事,感受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