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民族宗教

重点寺院

2010-12-01 00:00:00  来源:统战部  【字号

  鼓山涌泉寺

   鼓山涌泉寺:位于福州东南郊,海拔925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所建,目前建筑多为明、清两代重建和扩建,仍保持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寺内现有“三宝”,即陶塔(烧制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古陶塔塔壁各贴塑千尊佛像)、雕版(明、清经版一万余方,弘一法师翻阅后誉寺为“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血经(苦行僧刺血书写经书675册);另外,寺里的“三铁”,即千年铁树、千人铁锅、铁丝木供桌也久负盛名。

 

怡山西禅寺

 

   怡山西禅寺:位于福州西郊祭酒岭山脉怡山之麓,素有“飞凤落洋,第一福地”之称。寺为六朝古刹,古号“信首”,至隋末废圮,唐咸通八年重建,寺内现存的七星井乃唐咸通年间开凿。旧时寺内荔林成片,历史上每年寺僧举行荔枝会,吟诗作画,“怡山谈荔”成为佳话,至今法堂前尚余宋代荔枝树。

  

雪峰崇圣寺

   雪峰崇圣寺:位于闽侯县大湖乡雪峰山南麓,历代高僧辈出,有“南方第一刹”之称。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开山祖师义存先在大枯树下结庵(传即今之枯木庵)。寺内文物以义存祖师塔(亦称“卵塔”与“难提塔”)和庵内唐树腹题刻最为驰名,其中唐树腹题刻乃世界金石史上的奇迹。现寺的建筑格局多为清光绪间中兴雪峰的达本禅师所定。

  

芝山开元寺

   芝山开元寺:位于鼓楼区鼓东路,建于梁朝太清三年(539年)建,唐元间(738年)改名开元寺,据《福州宗教志》记载,是福州市现存始建时间最早的佛教寺院,日僧空海曾驻锡寺中;唐武宗时(841~846年)灭佛,开元寺以有唐明皇像而得以保存;现存寺中的铁佛铸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为全国最大的铁佛(带座高5.3米,重约50吨),历劫尤存;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开元寺发起刊刻《毗卢藏》,在全国大寺院流通,后传至日本;明朝时,朝廷管理僧尼的府一级机构“僧纲司”就设在开元寺。

  

瑞峰林阳寺

   瑞峰林阳寺:位于福州北峰岭头乡石牌村内桃枝岭瑞峰之麓,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福州市现存最早的佛教遗迹为寺内南朝(560年)时期的隐山藏骨塔。此外,还有明成化年间烧制的大势至菩萨白瓷立像,高约90厘米,十分精美。

  

金鸡山地藏寺

   金鸡山地藏寺:位于晋安区金鸡山下,始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年),以大雄宝殿内供奉地藏王菩萨像而得名。后兴废更迭,曾多次沦为福州的置柩之厝。民国19年,尼德钦法师接管地藏寺,将停厝之柩全部下葬,重修寺宇,民国33年创建火化窑,为福州第一个火化场所。目前是福建省有名的女众丛林和净土道场。

  

黄檗山万福寺

   黄檗山万福寺:位于福清渔溪镇联华村的黄檗山主峰绛节岭之麓,始建于唐贞元五年,它不仅是中国禅宗一大道场,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唐贞元年修建,崇祯十年,隐元禅师接任住持,后东渡日本在京都宇治建寺。万福寺几经兴废,在政府的支持下和十方善信的资助下,现寺院已焕然一新,1983年,中日友好临黄(临济与黄檗)协会组团来寺,树立“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开山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圣地”石碑以示纪念。

莲花山龙泉寺

   莲花山龙泉寺:位于长乐市沙京莲花山,始建于南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原名西山寺,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懿宗赐名龙泉禅寺,与鼓山涌泉、福清黄蘖并称闽中三大名寺。历史上龙泉寺有许多高僧主持,自古香火鼎盛,僧侣最多时达二、三百人,但也曾几经衰落,现在的寺院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西归祠、观音阁、祖师堂、方丈室、瑞淼和尚塔等,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僧人仍有70多人。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禅宗丛林规式-《禅门规式》的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百丈怀海就在此出家,龙泉寺的兴盛也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