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民营企业家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
春分已至花如锦,昼夜平分绿满枝。3月20日,2025武汉大学—福州市民营企业家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福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司万雷,市工商联(总商会)兼职副主席(副会长)刘伟、林常青、陈美珠、郭恒禄、穆秀鳌、李来福等参加结业仪式。
破冰活动
通过“风火轮”“合力筑塔”等趣味游戏,让原本陌生的学员迅速进入协作状态。随着呼啦圈传递愈发流畅,彩色积木层层垒高,学员间交流逐渐增多,配合默契度显著提升,无形中强化了团队凝聚力。
福思分享会
01第一组
此次武汉大学“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专题培训,深刻启发了我们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对技术变革,民营企业需加强研发与校企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如纺织业融合文创提升附加值,文旅业通过科技体验拓展增长点。我们将建立跨产业协同机制,推进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渗透,打破产业边界,以创新融合为福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02第二组
课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业结合的案例,如智能制造优化生产流程、电商重构消费生态,启发了我们对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思考。结合企业需求,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数据平台加速业务流程数字化,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持续深化学习成果,推动科技与业务场景的有机融合。
03第三组
聚焦文旅产业升级路径,我们将以国家级非遗大漆技艺赋能茶器文创,开发三坊七巷沉浸式下午茶、非遗旅拍等场景产品,整合非遗传承人、景区及电商资源,通过文创内容赋能与文旅场景再造的双向融合,继续探索闽都文脉的传承路径与产业创新。
04第四组
培训中深刻认识到传统建材行业转型需紧扣数字化与产业链协同。我们将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供应链体系。联合智能家居、装配式建筑等新兴领域,构建“材料研发+场景应用”的生态闭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依托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建材行业向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升级。
05第五组
此次培训为中小微企业破解同质化竞争提供了新视角,民营企业出海要抢抓“数字丝路”机遇,通过跨境资源整合,推动本土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未来将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促进本土企业出海与国际资源对接,践行榕商精神。
06第六组
本组学员的尼日利亚产业园项目通过光伏储能破局电力难题,诠释了深度融合才能融出新质生产力。启示民营企业既要攻关技术,更要立足市场需求,在绿色转型、循环发展等赛道探索创新与应用融合,让科技动能持续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澎湃力量。
07第七组
本组学员的草木谷文旅创业项目通过智慧茶园系统优化品质、降低成本,以VR技术活化百年制茶文化,开发茶膳茶酒延伸产业链。我们将探索“产业+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模式,让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焕发新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08第八组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产业边界被不断打破。我们将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生态体系建设,通过跨行业创新实验室加速技术渗透,助力“数字福州”产业生态圈建设,在双循环格局下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09第九组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今后将加快自主研发、推动高端智能化转型升级、开拓多元国际市场、履行社会责任和践行企业家精神。努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10第十组
在变革时代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是持续学习,企业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将数字化思维和市场洞察力转化为创新动能,把握行业转型机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现场教学
(一)长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长江电气企业研发中心,学员们参观了新一代C-smart互联网智能柜的研发过程,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对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二)武汉盛隆电气集团
通过参观武汉盛隆电气集团智能化生产线和创新成果展厅,与企业管理者及技术团队深度对话,切身感受到企业在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突破。
(三)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研究院工作人员结合产业链案例,讲解了技术攻关与企业孵化的联动模式。高精度机器人、智慧城市系统等展品,直观呈现了区域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结业仪式
结业式上,司万雷对全体学员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表示祝贺,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持续深化学习,引领科技创新潮流。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浪潮,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能,像DEEPSEEK那样抢占技术制高点。二是加强团结协作,共促产业融合发展。需强化跨行业协作意识,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链联动开拓民营经济新蓝海。三是勇担社会责任,彰显企业家新风貌。应把公益精神融入企业基因,既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当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用责任担当擦亮榕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