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故乡的记忆!福清这座古民居有新“身份”
在新厝镇棉亭村,有一座由村民集资修缮的宗祠——郭氏大厝底。如今,这里已“变身”棉亭乡村记忆馆,记录着历代祖先和前人的杰出事迹,成为联结棉亭海内外乡亲的精神纽带。
郭氏大厝底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堂、厅、廊、天井等整体布局严谨,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它不仅是棉亭村最大的古民居,更是村里人口繁衍最多的祖厝,承载了棉亭村的历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村民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新厝镇棉亭村党支部书记郭春福说:“2019年,村民集资37万多元修缮了郭氏大厝底。宗祠内高高悬挂的18块传世牌匾,充分展现了郭氏大厝底的世代荣耀以及枝脉昌盛的景象。”
漫步在棉亭村的街巷,古色古香的侨房错落有致,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侨胞与家乡情感的纽带。村里定期会对侨贤古迹进行修缮与维护,确保岁月的侵蚀不会磨灭它们的风采。
随着家族的传承与繁衍,新厝镇棉亭村人口不断增多,部分族人远赴他乡,甚至定居海外。但棉亭村的华侨始终心系家乡,出资出力,积极参与修路、护林、兴办学校等公益事业,培元小学便是侨办侨捐的学校之一。如今,它不仅是当地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殿堂,更是侨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
“对宗祠、古民居和侨校进行保护,传承侨文化,有助于守护侨乡文化根脉,凝聚侨心侨力,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郭春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