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统一战线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潮涌东南春盎然。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福州统一战线代表、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频频点赞,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台盟福州市委会主委、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 陈椿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务实创新。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成绩亮眼。报告直面挑战,剖析了外部压力下国内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今年发展目标合理,GDP增长5% 左右,兼顾就业、风险防控与经济健康发展,不仅为国家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更为两岸交流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广大台胞在大陆投资兴业迎来了广阔舞台,众多台企在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凭借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了大陆经济的强劲活力与无限潜力。报告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为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筑牢根基。深化融合发展的举措,将为两岸同胞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两岸交流合作开辟广阔空间,彰显政府推动两岸关系行稳致远、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台盟盟员 吴宇红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科学分析把握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发展目标和主要举措,充分彰显了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坚毅决心和务实奋斗的精神,是一份高举旗帜、守正创新、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作为少数民族委员,要贯彻新时期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坚定不移地团结广大台湾同胞,积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互鉴,大力加强两岸青年群体互动往来,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两岸同胞更好融入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多架桥梁多建实策,努力以高质量履职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佛协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州开元寺方丈 释本性
3月5日,我有幸列席全国人大会议。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用数据说话,展现了全国人民面对复杂形势的砥砺奋进,经济运行平稳有进,国家实力持续增强。报告强调,2025年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福建佛教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同时,报告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推进宗教中国化,加强法治管理。作为政协委员及福建佛教界代表,我将认真传达报告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佛教中国化,依法管理,培养双通人才,加强两岸佛教交流,助力心灵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青工委名誉主任、福耀集团副董事长 曹晖
要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的精准性、持续性和实效性。一是扩大税收优惠覆盖面,出台针对创新企业、文旅企业以及养老服务和家政服务等民生类企业的专项税收优惠政策,解决税负压力。二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继续推出阶段性免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同时,在已推出的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缓缴政策的基础上,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企业生育保险单位费率,帮助减轻经营负担。三是推行普惠性人才政策,针对中低端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统筹规划人才公寓,发放住房和生活补贴。四是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发挥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借助“企业管家”“企业服务联络员”,为企业提供权威政策解读和个性化政策匹配服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一心
聆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振奋。报告中对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重视,为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作为茶企从业者,我们将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茶产业智能化升级。
同时,报告中关于深化内地与香港交流合作的内容,也让我充满期待。香港在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领域优势显著,而内地有着广阔市场与丰富资源,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我期待能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促进香港与内地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茶文化走向世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 陈勇
一是建议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进一步完善大湾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的高铁线路优化和城轨交通对接,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员和物资的高效流动。同时,推动香港的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金融等,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深度合作,建立更多的合作机制和平台,让香港的专业人才能够更便捷地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和服务。二是建议深化经济合作与产业协同。鼓励香港与内地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议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政策,吸引香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内地设立研发中心或与内地企业开展联合研发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推动香港的传统产业向内地转移和升级,加强两地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三是建议加强香港青年与内地青年交流。推动香港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的交流活动常态化和多元化,如开展青年创业大赛、文化交流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促进两地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鼓励香港青年参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和项目建设,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源:联络处、民宗处、台盟市委会、民建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