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统战快讯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2024-04-20 17:24:24  来源:福州统战  【字号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福清,是全国著名侨乡。这座雅称“玉融”的城市,走出了一代又一代怀着乡愁远行的福清人。他们向海而生,远渡重洋,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回望故土,情深义重,留下了造福桑梓的无数佳话。

  在福清,有这样一座专门为华侨而建的大型博物馆——福清侨乡博物馆。这座总面积超1.7万平方米的展馆,以丰富的实物展陈,为人们打开一扇了解福清侨乡历史和华侨精神的视窗。行走其间,福清侨胞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诚信友爱的高尚品德真切可感。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福清华侨史陈列

  一方镌刻侨胞哀思的报功碑

  在侨史展厅中,静立着一方由福清华侨捐刻的“报功碑”。碑文题为“福清龙高两镇义民驱逐林靖殉难始末记”,详细叙述了1931年12月在福清龙田、高山两镇爆发的“龙高暴动”事件。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报功碑

  是年秋,为反抗林靖匪军在福清的暴政,中共党员何胥陶、张端哲、陈行福等人深入民间发动群众,组织“救乡团”“保民团”等民众团体,策划并发起武装斗争。12月26日午夜,暴动在龙田、高山两镇同时打响。经过两天多的激战,歼灭匪军近八百人,但也有六十位义民为此英勇牺牲。

  暴动胜利后,身在海外的曹敦梅、余万金等福清侨胞,感悼家乡人民“为乡忘身”的壮举,自发捐资抚恤烈士家属,并捐刻了这方石碑详细记述这场革命斗争历程、纪念殉难同胞,让后人知晓“民气之不可侮,为暴之必不可久”。

  今观此碑,尽管岁月侵蚀了些许文字,但海外侨胞与根脉之地深厚的情感链接,依然清晰可感:

  “呜呼!国难方殷,龙高两镇适当要冲,一旦有□,寇必登陆略地,民之受虐,当较此役为尤酷。吾乡人继□今更当净疠团结,务使人人具有好身手,俾凡生觊觎心者隐若一敌国之可畏,则□止卫乡,且以卫国矣。斯则泐石之意或不为达者所非□。”

  一副寄托游子乡愁的枕套

    展柜中一面绣着“good china”的白色枕套,十分引人注目。它的主人是福清籍归侨王振富之母。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刺绣枕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王振富一家旅居马来西亚,为避战乱逃至深山中,父亲憾而离世,留下孤苦无依的妻儿。在那个战火纷飞、有家不能回的岁月里,他的母亲将满腔思乡之情、强国之盼寄托在一针一线中,密密交织成“中国好”的字句。缝制好后,却未曾使用,而是小心翼翼摆放在柜子里。

  1947年,这位母亲终于如愿带着女儿和最小的儿子王振富回到家乡,同时回国的还有这副细心珍藏的枕套。后来,王振富将这份特殊的“传家宝”捐赠给了福清侨乡博物馆。历经90年光阴,枕套依然崭新如初。如同海外游子对家国的眷恋与牵挂,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一个见证合作谋发展的搪瓷盆

  馆内还有许多文物,诉说着融侨倾力支援家乡经济建设发展的故事。

  一个印有“胜利完成83—84榨季生产任务纪念”字样的搪瓷盆,见证了福建第一家外资企业“清华糖厂”的诞生。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清华糖厂搪瓷纪念脸盆

  1978年,对外开放的大门敞开,福清旅外乡亲的爱国爱乡之情得以尽情迸发。为了实现“让家乡不再贫穷”的心愿,他们倾尽所能、群策群力。其中为代表的就有著名华人实业家、爱国侨领林绍良。他与10多位志同道合的海外乡亲,共同出资1000万美元,与福清县合资创办了福建省清华糖厂有限公司。1981年7月,清华糖厂动工兴建,1983年2月竣工,成为福建省第一家与华侨合资经营的大型企业。

  之后,以林文镜、林绍良为代表的海外乡亲又在福清支持创办了第一个“侨”字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开发区,以及当时全国最大的外商成片开发的工业集中区——元洪投资区。在他们带动影响下,大批福清华侨积极回乡投资办厂,参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他们带回资金、设备、技术、经验……利用海外积累的资源为福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辆为招商引资立功的劳斯莱斯

  在华侨史陈列第一展厅的中心位置,陈列着一件“镇馆之宝”——一辆经典的劳斯莱斯“银刺Ⅱ型”豪华轿车。这部轿车接待过大量来融考察、投资、创业的海外政要和客商,为福清的经济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劳斯莱斯银刺Ⅱ型

  上世纪90年代初,福清招商引资、国际交流、外宾接待日趋频繁,但没有一辆高档的接待车辆。作为贵宾接待基地的融侨大酒店刚刚投入运营,也没有能力购买豪车配套。为提升福清形象,林绍良先生慷慨解囊,斥资400多万元从美国购得此车运至福清,用于招商引资和接待外宾。据说,新加坡前副总理吴庆瑞到访福清时,就曾是用这辆车接待的。

  林绍良先生一生简朴持家,对祖国、对家乡的发展却无比慷慨。他送给家乡的这份厚礼,也包含着侨胞对家乡未来发展的深切期许。

  一个铭记跨世纪水利工程的纪念盘

  “一代壮举 千秋伟业”——展柜中一个闽江调水工程捐资纪念盘上的字样,引人回望福清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闽江调水捐资纪念盘

  上世纪90年代初,福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与此同时,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即“3820”战略工程。闽江调水工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福清人民迅速行动,踊跃支持从闽江调水入融的工程建设。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远在海外的福清侨胞也贡献了重要力量。那时,林文镜先生得知工程资金遇到困难,立马联系了因病正在美国治疗的林绍良先生。听闻家乡急需帮助,林绍良立即中断疗程,在春节前夕召集其他侨亲到雅加达一起商议。即使身处经济逆境、经营困难,乡亲们还是当场豪爽认捐。他们还决定,以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的名义,发动全球乡亲共同捐款。

  从1994年到2003年,历时八年多,跨世纪,当时全国县级最大的水利工程终于胜利竣工。这期间,海外融侨及团体累计为闽江调水注入近2亿元捐资,为推动福清踏上乘风破浪的现代化征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福清侨乡博物馆:福清人海外寻梦与还报桑梓的历史缩影

  在福清侨乡博物馆,人们还会看到,融侨富商俞昌檀、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印尼“纺织大王”郑年锦、印尼哈拉班集团创始人陈子兴等一代又一代融侨闯荡四海、心念祖邦的励志故事。他们驰骋世界各行各业,展现杰出才智和坚毅品格,铸就事业的辉煌,更架起一座座文化与经济的桥梁,连接了中国与世界,促进了住在国与祖(籍)国的繁荣发展。而今,在新一代海外融侨手中,这份家国情怀仍在续写。

  来源:《福建统一战线》编辑部、福清市委统战部、福清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