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新闻网 >> 福州统一战线 >> 统战快讯

陈宝琛:办救国的教育

2024-04-15 11:28:04  来源:福州统战  【字号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一场轰动福建教育界的事件在福州鹤龄英华书院震撼上演。事件不仅在教育界掀起波澜,更在全省范围内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和讨论。

  鹤龄英华书院,由美国美以美会于1881年创建。书院的学生们虽然接受的是西方教会的教育,但在深重的民族灾难之时,逐渐觉醒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权益的意识。1905年,面对美国意图续订限制华工的不平等条约,鹤龄英华书院学生率先发声,强烈抗议并要求校方及驻闽美领事向美国政府传达抗议意见。

陈宝琛:办救国的教育

英华书院美志楼,现属于福州高级中学

  1907年,学生们在监学刘星轩和教员林曾等人的带领下,再次向美驻福州领事表达了对条约的严正抗议,并拟定十条反对条款紧急电告美国政府。学生的抗议并未得到预期回应。侯德榜、林鼎章等数百名热血青年挺身而出愤然退学,以表达对异国政治霸凌和民族主权丧失的强烈不满。这一“大胆”的举动,唤醒时人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及其在民族危难之际应有的立场与使命。

  时任福建教育总会会长陈宝琛,即时创办全闽公学,敞开怀抱接纳这批退学青年。身处民族危机四伏的时代,陈宝琛深知教育绝非孤立的象牙塔,必然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陈宝琛,字伯潜,号强庵,晚号沧趣老人,听水老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生于闽县螺洲(今福州市螺洲镇)。他出身簪缨世家,自幼聪慧过人。经过科举一路过关斩将,21岁即荣登进士榜,之后入职翰林院,开启了教育官吏的生涯。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十年(1884)间,多次担任地方乡试同考官及地方学政等重要教育职务。

陈宝琛:办救国的教育

陈宝琛像

  此时的中国国势衰微,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剧变,教育领域亟需改革以应对时代挑战。陈宝琛深感国家之兴衰在于教育,于是将精力投入到在福建创办新式学堂的事业中。这位兼具教育家和历史学家眼光的教育改革先驱,不仅在官场上激浊扬清,更在教育改革的阵地上勇开先河。他倡导实学,主张洋为中用,传承发扬闽籍前贤林则徐、沈葆桢等人的开放意识与爱国精神,积极探索中西教育融合之道,矢志通过兴办新式学堂以救国图存。

  光绪二十二年(1896),离朝廷颁布“废科举,兴学堂”等数十条改革政令还有两年。1897年春,闽籍官绅陈璧、孙幼谷、力钧、林纾、任鸣珊等人创办新式学堂——苍霞精舍,陈宝琛参与其中。他们秉持“变教求才”的理念,将学堂定位为兼具传统教育精髓与近代教育特质的新型讲舍,实为福建地区新式教育之滥觞。既注重传统经史之学的传承,又兼顾西学新知的引进。“专课英文二年以来颇著成效”,备受社会关注。1908年,该校改名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是福建省第一所工业职业学校。

陈宝琛:办救国的教育

重建后的苍霞精舍内景

  光绪二十四年(1898)7月,陈宝琛又与孙幼谷、刘学恂、陈璧、力钧等人秉承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宗旨,商议创办“福州东文学堂”。学堂设立初衷是为了满足当时中国欲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向日本借鉴先进文化和技术的迫切需求,为准备赴日留学的学生提供语言培训的基础,遂派专人东游日本考察教育现状,了解日本在教育上的诸多经验和做法,进而将这些先进理念引入学堂的管理和教学中。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全国各省积极响应,纷纷将传统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以回应时局变化与救亡图存的需要。陈宝琛在闽浙总督陈仰祈的要求和支持下,将东文学堂改组为全闽师范学堂,“俾福建全省士人均得入堂肄业”。他深知教育的起点在小学,而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师资,提出“教育根本在小学,造端在师资,遂办师范学堂”,并亲自担任学堂监督(校长)。全闽师范学堂开学后,陈宝琛在《开学告诫文》中说:

  “国家之盛衰强弱,全视国民之智愚贤否。学堂固所以造就人才,然必先使人人知义理,人人知爱护国家,人人能自立,而后国民之资格始备,而人才亦出乎其中,故学堂必以小学为最急,顾安得无数师资为七十余县普开其知觉哉?诸生今日来学师范,后来即为国家担当教育责任。自治其性情,而后能治人之性情;自励其志节,而后能励人以志节。吾闽数年后之学风,方于诸生券之,谁谓皋比非事业耶?”

  这些内容,表露了陈宝琛兴办师范教育的宗旨。后来这所学校升格为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这是福建第一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为福建当代大学学府的前身。

陈宝琛:办救国的教育

全闽师范学堂老照片

  光绪三十一年(1905),福建根据清政府的命令设置了学务公所,这是一个负责管理和推动地方教育改革的官方机构,福建的教育改革有了统一的指挥中心和执行机构。陈宝琛因其卓越的见识以及在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赋予了主导学务公所工作的重任。

  随后,陈宝琛与一群热心教育的士绅意识到单一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教育改革局面,“推行新学已三年有余,学务繁重,不可无联合商榷之机构”,提出需要有一个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商讨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平台。基于这一需求,遂成立了“闽省学会”,次年改名为“福建教育总会”,陈宝琛为首任会长。在他的领导下,福建教育改革迅速铺开。

  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短短几年间,全省中小学数量大幅增长,教育面貌焕然一新。1905年至1907年,全省小学数量从1905年的66所增至1907年的345所,中学从6所增加到16所,并开设了2所幼稚园。1906年,福建教育总会设立教育讲习科,用于缓解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并提高了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为了强化教育普及,总会成立了宣讲所,定期在城乡人口密集区举行宣讲活动,向广大民众传播新知识和科学技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增强了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为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社会需要,陈宝琛不仅倡议全省在课程设置上增添诸如“农工商”等贴近社会实际的实用课程,要求在新式学堂中加入时务课的实用教育,还积极兴办农桑、工商等事业教育。

  1907年,面对福州鹤龄英华书院学子集体退学事件,陈宝琛对学生的正义诉求表达了深切同情,遂创办“全闽公学”,接收并教育数百名退学学生,以支持伸张民族正义的勇气。

  陈宝琛不仅亲自捐款,还与当局协商,由政府拨款2000元,华侨胡子春捐2400元,选定乌山神光寺作为校址,开启了全闽公学的办学之路。全闽公学在初创时期注重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开设了英语、算数等课程,以培养学生适应近代社会所需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目标和内容进一步拓宽,加强了对实业教育的重视,增设了土木本科、电气本科等实业科目,并在后期正式转变为官立中等商业学堂,成为福建近代实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陈宝琛:办救国的教育

乌山神光寺今景

  总会还关注和推动女子教育的创新发展。1905年,支持夫人王寿眉创办了女子师范传习所,之后迅速发展。1907年升级为福州女子初级师范学堂,并附设幼稚园,成为福建省最早的女子师范教育机构。1906年创办的福建女子职业学堂,则提供多样化的女子职业教育,如蚕桑女学堂、商业学堂等,让女性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刺绣、造花、编物、图画等实用技能。陈宝琛的举措打破了封建社会对女子教育的束缚,开创了福建近代女子教育的先河。

  这些措施都体现了陈宝琛对多元化、多层次教育结构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而与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络和合作,设立议案预备会,则为福建应兴应革之事提供了集思广益的大平台。

  陈宝琛的一生,伴随着国家由传统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个体生命与历史大势交融互动。从1896年至1909年,陈宝琛于家乡福建的二十年间,始终坚持“学惟世用,用贵适时”的原则,勇担教育救国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以开阔的视野、坚定的意志和独特的教育实践,为福建近代教育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在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陈宝琛与众多矢志救亡图存的先驱者们,将教育视为凝聚民族精神、铸就国家新生的基石,共同发出了教育自强的强音。他们的教育革新精神与务实创新的教育实践,至今仍为我们审视和反思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作者林丽钦,系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来源:侨号、民盟福州市委会